摘自杰瑞 · 赫尔曼的《你好,多莉》歌曲: 泱泱大国小鲜烹。夜半响姑苏,寒山千年钟。

圐圙

晋语中,有一个词很特别,但也不太起眼,甚至经常被误解为贬义词。

这个词就是——圐圙。一个用"国字框"框住了"四方"和"八面"的连绵词。

或曰:什么是连绵词?

所谓连绵词,我认为就是:汉语中没有,需要从胡语中借,以胡音来读的字。

作为借词的连绵词,为了区别于本地原生词,一般都是以部首相同的两个字进行音译。

部首相同,意思连贯,似有"连绵不绝"之意,所以,古人将其称之为连绵词。

关于连绵词的爆发,我们在1.2 第一帝国:长城(下)说张骞的章节有详叙,这里不继续展开。

本章中标题的"忽里勒台",英文是“Kurultai”,实际上,就是"圐圙"的音转。

对于晋语区来说,圐圙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,但是,大家熟视无睹,反而不太清楚这个词的本意。

我对文字进行考古时,一般喜欢用的方法是连点成线,连线构图,以图释义,上下而求索。

现在,让我试着将下面这几个词串起来,圐圙之象,诸位应该有初步的印象。


抡圆与囫囵

北京牛街有位探店网红名曰"牛道",此人语言风格方面倒算得上是独特,但在肢体方面略有乖戾。

如果口味得当(钱给到位当然也很重要),牛道就给您来个单臂大回环,抡圆了大呼一句:那叫一个地道。

牛道这个ID,意思应该是:牛街居民,地道是他的口头禅。

北京牛街有位探店网红名曰"牛道",此人语言风格方面倒算得上是独特,但在肢体方面略有乖戾。

如果口味得当(钱给到位当然也很重要),牛道就给您来个单臂大回环,抡圆了大呼一句:那叫一个地道。

牛道这个ID,意思应该是:牛街居民,地道是他的口头禅。

引入完毕,这里说说这个"抡圆了"的"抡"——作为北京口语,真要往出来写,都得写白字。

"抡圆了"其正字,应该是"囫囵吞枣"的这个"囵",所以:"抡圆了"本应写作"囵圆了"。

"囫囵"一般是形容猛兽,张开血"盆"大口,龙吸鲸吞,风卷残云,宛如饕餮。

好莱坞对中国脸的女星说:So you want a Trophy?你是想要颁个奖吗?

亲爱的,你张张嘴!

囫囵啊,当然就是指圆形,图中CERN的粒子加速器,都是将高能粒子"囵圆了"才去对撞。

辘轳与轱辘

辘轳和轱辘,大类上都是机械,但归类不同:辘轳是定滑轮,轱辘是轮轴。

但要论到这两者谁发明的更早,我的推测是:辘轳早于轱辘。

毕竟,轱辘是利用四腿、解放双腿的劳动发明,仅是生产力的提升。

但如果缺了井上机械——辘轳,则直接限制了人口聚居上限——没有人,怎谈得上有生产力?

图片引自《国家地理杂志》,拍摄自吐鲁番市西北的交河故城
个人摄影作品,摄于包头,高车人的轱辘直径。

百度百科坎儿井词条之下,有一则引用了中央民大韩国留学生硕士论文的说法,认为坎儿井历史超过四千年。

这个问题在找诸多大模型求证后,还是支持主流观点,即:坎儿井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
这位中央民大的论文出自韩国留学生,他以岩画出现的时间来推测坎儿井出现的最晚时间。

其论证过程见论文附件:

可惜作者金善基没给出图例,网上也搜不到他说的图。谨慎起见,对韩国留学生的引用暂且存疑。

综上,我们可以谨慎得出:辘轳、轱辘,联绵词、借词,意指圆形。

或曰:你说是借词,那么,请问它借自何方?

我的推测:其很可能在西域更西。


窟窿与石窟

窟窿的本意是凿空的地方

窟窿也是联绵词、借词,也源于西域。

Ajanta Caves 阿旃陀石窟

北魏的匠人学习印度孔雀王朝的技法开山凿壁,分别在大同和洛阳的岩石上刻下了窟窿。

关于中国的石窟,我们将在1.2 第一帝国:长城(下) 有详述,故这里除背景之外,不多展开。

下图是我在Github上克隆并部署到Cloudflare的一个网页,前几天想联系下原作者,怎么也找不到。

The World Historical Atras - beta

我们之后在进行世界史对比的时候,会反复使用这个网址,大家也可以收藏起来。

另外,这里对原作者表示感谢!


圐圙与忽里勒台

晋语区,尤其是雁北地区,日常在对物品形容的时候,一般是一个修饰语加一个中心词。

这么说有点抽象,下面以各类圆形的"圐圙"来举例子,可以很好的诠释这种组词习惯。

油圐圙
地圐圙
面圐圙
草圐圙

上图中,我们注意到,叫圐圙的形状全都是——圆形或环形——没问题吧?

囫囵、轱辘、辘轳都是环形;给佛像安家的窟窿一般是矩形,但也有例外——比如龙门石窟:

龙门石窟
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茗山寺

但不管是圆还是方,本质就是个相框。

说到这个相框的相,它通大象的象、同像不像的像——那我们不妨从天、地、人三象中——

一窥圐圙的本来面目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